各地要切实做好防汛抗洪、人工防雹、防雷等防灾减灾工作。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昭阳区,要围绕把昭阳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、城乡统筹的示范、干部锻炼成长的战场、滇东北城市群明珠的目标要求,横下一条心、立下愚公志、苦战十三五,实现城乡大变样。加强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改善城市环境,提升城市品位,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,更有利于提振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、增强自信心。

范华平强调,要围绕把昭阳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、城乡统筹的示范、干部锻炼成长的战场、滇东北城市群明珠的目标要求,横下一条心、立下愚公志、苦战十三五,实现城乡大变样。一拆,即:以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为重点,拆除不符合城市规划和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的建筑物、构筑物。三改,即:改造提升城市设施、改造棚户区、改造提升老旧小区。范华平强调,昭阳区是全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以产城融合为路径,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,确保了昭通中心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范华平强调,要进一步加强领导,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,全力支持昭通中心城市建设管理。据了解,市委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,昭阳区以卫生城、园林城、平安城、文明城的四城同创为统领,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一、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生产总值小幅增长。
亏损企业85户,亏损面达52.1%。围绕国家和省投资重点和方向,结合昭通脱贫攻坚、交通先行、产业培育、城镇化、教育兴昭、生态文明的六大战略推进,进一步夯实现有项目储备库,建立健全金融推介项目库、招商引资项目库以及各行业重点项目储备库,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策划运作,不断充实项目储备。目前,昭乐高速、巧蒙高速、机场高速开工建设,大山包一级路快速推进,水富港扩建、昭通机场迁建、绥江水上飞机、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。一季度,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.4亿元,同比增长15.1%,欠时序目标88.9亿元,塌进度目标12.6个百分点,与年初省确定增长15%的目标相比超0.1个百分点,与省要求昭通按月调度的94.9亿元相比差7.5亿元。
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,制定了20条稳增长政策措施,市级财政调整、整合、安排了6亿元资金用于稳增长。(二)抓项目,增投资。

全面落实对全市批发、零售、餐饮、住宿等4大类行业的奖励政策,促进社会消费增长。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62.69万亩、同比增长63.36万亩、增长15.87%,其中:粮食作物种植422.03万亩、同比增长16.7%。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,支持金融机构入昭行动,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、金融租赁公司、合资证券公司等法人机构,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。继续促进铁路运量/运价互保支持等措施有效推进,降低企业物流成本。
二是加强春季作物田间管理。一季度调度任务的52项重点新开工项目仍有9项未开工。加快推进农业基地、示范园区和农业庄园建设。科学合理调配水源,积极实施抗旱浇灌,大力推广秸秆、地膜覆盖等科技措施,保证小春和冬农作物的长势长相,实现小春作物丰产增收。
二产增加值下降2.9%,工业增加值下降8.2%,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.3%。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,及早制定政策实施细则,让政策措施早落地、早见效,杜绝出现政策措施空运转现象。

严格落实工业周报制度,做到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,提高监测预警能力,增强运行分析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。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政策。
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人员五保、孤儿、因病致贫家庭等实施精准帮扶,做到两不愁、三保障。三是加快推进工业项目。三、二季度工作措施建议二季度,我们将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,紧紧围绕六大战略的实施,努力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,着力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。(四)社会消费活力不足。完成淡水渔业养殖19.1万亩、同比增长14%,预计实现水产品产量1.4万吨、同比增长19 %。进一步降低溪洛渡、向家坝电站枯期54亿度留存电量价格,降低企业用电成本。
一季度,省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仅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6.97亿元的8.9%,塌时序目标7.7个百分点。强化企业服务,认真抓好政策兑现,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促产扩销、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力度、化解过剩产能激发发展动力、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、促进工业企业投产达效等政策措施,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。
市委、市政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,全面研究部署经济运行稳增长各项工作,强化了市政府领导包保行业和挂钩联系县区稳增长的责任,强化了市直部门分行业、分项目以及指导服务稳增长的责任,强化了县区党委、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体责任,强化了月调度、季分析的运行调度机制。努力扩大消费需求,支持鼓励住房、汽车等大宗消费,加快健康、养老、文化、电子商务等生产生活服务性消费。
一季度,生产总值完成114.6亿元,同比增长4%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55亿元的15.2%,欠时序目标74.2亿元,塌进度目标9.8个百分点,与年初确定增长8.5%目标相差4.5个百分点。尽最大努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,努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。
一季度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.2亿元、同比增长12.2%,与年初确定增长3%的目标相比超9.2个百分点。随着溪洛渡、向家坝 两大电站完工和麻柳湾至昭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,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后续接替不足,加之产业投资项目严重缺乏,投资缺乏有力支撑。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,初步预判,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较2015年更为复杂严峻,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压力巨大。出台了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、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、有效消化商品房库存、促进社会消费增长等政策措施,促进第三产业平稳增长。
深刻分析当地资源优势、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,开创独特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,打造特色产业基地,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发展,切实增强贫困人员的自我发展能力。(五)县区发展不平衡。
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。做好煤、电、运等要素保障,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,扩大生产,降低成本
市委、市政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,全面研究部署经济运行稳增长各项工作,强化了市政府领导包保行业和挂钩联系县区稳增长的责任,强化了市直部门分行业、分项目以及指导服务稳增长的责任,强化了县区党委、政府抓经济工作的主体责任,强化了月调度、季分析的运行调度机制。1个县投资负增长、6个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、3个县地方财政收入负增长,3个指标都增长的只有永善、绥江、水富3个县。
在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.4%、26.4%和64.2%的情况下,完成GDP增长8.5%的重点在二三产上,二产中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2.8%,主要依靠建筑业拉动,随着房地产去库存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接替不足的影响,建筑业增长压力巨大。一是落实投资目标责任。一季度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.9亿元,同比增长12.3%,增速超年度目标1.3个百分点。一、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生产总值小幅增长。
二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。一季度,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.2亿元,同比增长11.5%。
(五)增效益,稳农业。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人员五保、孤儿、因病致贫家庭等实施精准帮扶,做到两不愁、三保障。
加快推进侨通公司搬迁、工业大麻花叶提取CBD等项目建设,争取在5月初投产,尽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。推进地震灾区教育、卫生等民生工程及交通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。